學位授予
根據《遼寧科技大學優秀研究生學位論文評選及省優秀研究生學位論文推薦辦法(修訂)》(遼科大校發〔2023〕58號)文件精神,經學生申請,學院初審和推薦,研究生院復審,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于2025年6月20日審定,共評選出3篇校優秀博士學位論文、51篇校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現予以公示,公示日期截止至2025年6月27日,如有異議,請將情況實名反映至郵箱mahe-lkd@ustl.edu.cn。
具體評選結果如下:
遼寧科技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
序號 |
學院 |
作者 |
學科名稱 |
論文題目 |
導師姓名 |
1 |
材料與冶金學院 |
聶帥 |
冶金工程 |
NiO基復合材料氣體選擇性增敏與微觀機理 |
李靜 |
2 |
化學工程學院 |
鄭金剛 |
應用化學 |
界面構筑與聚合物體相聯動效應增強固態鋰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
孫呈郭 |
3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李輝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復雜間歇過程的迭代學習魯棒預測控制研究 |
李平 |
遼寧科技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
序號 |
學院 |
作者 |
學科名稱 |
論文題目 |
導師姓名 |
1 |
材料與冶金學院 |
施樹蓉 |
材料與化工 |
鋼包渣量智能檢測技術研究與系統開發 |
何志軍 |
2 |
材料與冶金學院 |
孫玉崇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Mn、Zr復合微合金化對6xxx鋁合金鑄軋組織、性能及凝固行為的影響研究 |
徐振 |
3 |
材料與冶金學院 |
劉中飛 |
材料與化工 |
RH爐浸漬管用MgO-ZrO2-MgAl2O4系材料的研究 |
吳鋒 |
4 |
材料與冶金學院 |
黃賀楠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低碳高強鋼埋弧增材制造構件組織與性能的研究 |
張峻巍 |
5 |
材料與冶金學院 |
董新元 |
材料與化工 |
生物質/煤協同碳化制備燒結碳復合燃料基礎研究 |
高立華 |
6 |
材料與冶金學院 |
張人勻 |
材料與化工 |
硅熱法鎂渣資源分離及電轉化制備碳酸鈣過程研究 |
李繼東 |
7 |
材料與冶金學院 |
趙鑫 |
材料與化工 |
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電熔鎂砂塊料識別與分選 |
游杰剛 |
8 |
材料與冶金學院 |
劉慶如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基于氧化鈦納米管的復合體系構建及其光電化學性能優化 |
吳法宇 |
9 |
材料與冶金學院 |
楊康 |
冶金工程 |
高鋁鋼連鑄保護渣基礎性能優化與渣系設計研究 |
艾新港 |
10 |
材料與冶金學院 |
邢洪旋 |
冶金工程 |
6061鋁合金鍍覆Co-Mo-Ce-TiO2防護涂層及多離子協同共沉積機理研究 |
李繼東 |
11 |
材料與冶金學院 |
劉玉軍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界面調控 |
趙卓 |
12 |
化學工程學院 |
孔鷗睿 |
化學工程 |
MOFs玻璃基電解質設計及其固態電池性能研究 |
安百鋼 |
13 |
化學工程學院 |
張明超 |
材料與化工 |
氮雜環卡賓催化烯醛化合物的[3+3]環加成反應的機理研究 |
李嚴 |
14 |
化學工程學院 |
虞添傲 |
化學工程 |
中間相炭微球的共縮聚法制備及性能研究 |
朱亞明 |
15 |
化學工程學院 |
任福洋 |
化學工藝 |
MXene與煤基碳復合材料電催化氧反應性能研究 |
陳星星 |
16 |
化學工程學院 |
王菲 |
應用化學 |
生物質纖維基多孔炭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 |
朱亞明 |
17 |
化學工程學院 |
劉美嘉 |
資源與環境 |
基于非晶態電催化劑的設計及性能的研究 |
張涵 |
18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王孝天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數據驅動鋰電池健康狀態估計方法研究 |
王介生 |
19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張斯文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云計算系統任務調度優化策略研究 |
王介生 |
20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馬欣如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基于改進巨型睡蓮優化算法求解組合優化問題 |
王介生 |
21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李懿軒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混沌映射算術優化算法求解電力系統經濟調度問題 |
王介生 |
22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孫悅 |
非線性控制系統理論研究與應用 |
不確定嚴格反饋非線性系統模糊輸出反饋控制器設計 |
陳明 |
23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滕田田 |
控制工程 |
切換非線性系統的低計算量預設性能跟蹤控制研究 |
趙楠楠 |
24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劉瑩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無關初始條件的非線性系統預設性能最優安全跟蹤控制 |
李小華 |
25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張詩惠 |
控制工程 |
物聯網邊緣計算任務卸載及調度優化方法研究 |
王介生 |
26 |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菅澤 |
機械工程 |
復雜邊界條件新型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夾芯圓柱殼的行波振動特性 |
王宇 |
27 |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孫韓 |
機械 |
非平面零件激光熔覆光粉作用機理與傳熱傳質行為研究 |
李昌 |
28 |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王鵬 |
機械 |
硬涂層阻尼雙薄壁圓柱殼耦合結構的行波振動特性研究 |
王宇 |
29 |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馮磊 |
機械工程 |
除鱗輥堆焊工藝成形機理與熱損傷行為研究 |
李昌 |
30 |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王成龍 |
機械工程 |
三偏心蝶閥力學性能分析及硬密封性能優化 |
徐東濤 |
31 |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張鵬 |
機械 |
磁粒研磨鈦合金平面磨粒運動仿真及材料去除機理研究 |
丁云龍 |
32 |
土木工程學院 |
曲云昊 |
測繪工程 |
基于多模態與單模態遙感影像的建筑提取方法研究 |
王昶 |
33 |
土木工程學院 |
孫建龍 |
人工環境工程(含供熱、通風及空調等) |
農膜超臨界水氣化特性與反應機理研究 |
白斌 |
34 |
土木工程學院 |
郭智超 |
土木水利 |
芒草熱解制氣過程中重金屬遷移規律與控制工藝研究 |
周衛紅 |
35 |
土木工程學院 |
楊玉好 |
巖土工程 |
基于深度學習的尾礦壩狀態參數預測及風險評估 |
楊斌 |
36 |
計算機與軟件工程學院 |
白麟 |
軟件工程 |
基于圖神經控制微分方程的地鐵客流量預測算法研究 |
代紅 |
37 |
計算機與軟件工程學院 |
秦海添 |
軟件工程 |
基于特征融合的行人重識別算法研究 |
徐楊 |
38 |
計算機與軟件工程學院 |
王智健 |
軟件工程 |
多模態感知融合三維目標檢測方法相關研究 |
張文宇 |
39 |
計算機與軟件工程學院 |
岳肖平 |
計算機技術 |
基于深度學習的抑郁癥檢測研究 |
張春娜 |
40 |
礦業工程學院 |
董麗鑫 |
礦物加工工程 |
菱鎂礦石中硅酸鹽脈石礦物角閃石的高效脫除捕收劑研究 |
代淑娟 |
41 |
礦業工程學院 |
孫欣 |
資源與環境 |
改性海泡石-鐵礦廢石膠凝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
馬藝聞 |
42 |
理學院 |
劉明瑞 |
運籌學與控制論 |
基于廣義中間變量估計器的下三角非線性系統自適應控制 |
武力兵 |
43 |
理學院 |
王怡貝 |
光學工程 |
過渡金屬基氧化物作為質子陶瓷燃料電池陰極材料的研究 |
牛冰冰 |
44 |
理學院 |
劉陽陽 |
數學 |
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強引力透鏡現象搜尋研究 |
屠良平 |
45 |
理學院 |
李萌 |
運籌學與控制論 |
幾類時滯多智能體系統的協同容錯控制研究 |
武力兵 |
46 |
工商管理學院 |
曹金英 |
工商管理 |
ZYH食品有限公司調味品營銷策略改進研究 |
朱曉林 |
47 |
工商管理學院 |
王思宇 |
工商管理 |
旅游地社會責任對游客環境責任行為的影響研究——以鞍山千山景區為例 |
趙亮 |
48 |
工商管理學院 |
左宗鶴 |
工商管理 |
貴州勻酒高端系列產品營銷策略的改進研究 |
朱曉林 |
49 |
經濟與法律學院 |
黃詩雨 |
法律(非法學) |
生態環境侵權懲罰性賠償的條款適用條件研究——以《民法典》第1232條為中心 |
武婷婷 |
50 |
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 |
肖露晶 |
設計學 |
基于情感關懷視角下的失智照護單元營建策略研究——以日本“小組家庭”(Group Home)為例 |
汪江 |
51 |
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 |
楊景鳳 |
設計學 |
文教旅融合背景下遼寧礦業遺產環境設計研究 |
汪海鷗 |
版權所有:遼寧科技大學研究生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遼寧省鞍山市立山區千山中路189號 郵編:114051
郵箱:lkdyjsyzhb@ustl.edu.cn
微信公眾號:遼科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