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科大民族團結社會實踐團以青春實踐厚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加入時間:2025-08-11
8月8日,遼寧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民族團結實踐團走進遼寧省博物館,沉浸式參觀“山海共融 和合共生——遼寧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展”。實踐團匯聚滿族等多民族學生代表,以觀展為基、研討為翼,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青春實踐中落地生根。
步入展廳,一幅跨越千年的文明交融長卷緩緩鋪展。從見證早期文明共生的查海遺址石堆龍、紅山文化玉器,到鐫刻中原與邊疆政治文化交融印記的青銅器和壁畫;從承載遼寧各族兒女并肩抗敵記憶的抗聯遺物,到彰顯新時代振興成果的大國重器……每一件展品都靜靜訴說著各民族在遼沈大地上攜手開拓、同心奮斗的歷程,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遼寧大地孕育、發展、傳承的脈絡。
參觀中,實踐團成員們駐足凝視、認真聆聽講解,不時就展品背后的歷史故事與講解員、同伴交流探討。從文物的歷史淵源,到民族融合的關鍵節點,大家在互動中不斷加深“各民族休戚與共、命運相連”的認知,讓理論層面的“共同體意識”,在文物觀摩里變得可觸可感。
觀展結束后,一場“博物館里話共同”主題研討在龍源公寓A125熱烈開展。成員們結合參觀感悟,聚焦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時代價值,以及新時代青年如何以行動鑄牢這一意識展開深入交流?;瘜W工程學院學生段蕊說:“從古老文物到當代成就,我清晰地看到了各民族始終像一家人一樣,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作為新時代青年,守護民族團結、踐行共同體理念是我們的使命與擔當?!边@一分享也引發了現場成員的共鳴,讓研討成為凝聚青春共識的平臺。
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社會實踐活動采用“沉浸式觀展+研討交流”形式,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希望以實踐為紐帶,引導學生在未來學習生活的中主動化身民族團結踐行者,以青春擔當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遼科大的青春動能,讓青年力量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鮮活注腳。(供稿單位:校團委 圖片來源:校團委)
編輯:呂軼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