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材料與冶金學院在博學樓C112召開學生國際交流交換項目介紹宣講會。宣講會由輔導員張翀睿主持,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鄭云超、國際交流合作處教師及材料與冶金學院學生代表共同參與,宣講會重點解讀我校國際交換研學項目,助力學生拓展國際化視野。
宣講會主體環節由國際教育學院富老師系統梳理海外合作項目。交換項目分為長期與短期兩類,覆蓋亞洲、歐洲十余所合作院校。亞洲方向包括韓國慶尚大學、昌原大學等五所高校;歐洲方向涉及俄羅斯四所相關院校及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學。富老師從交流專業,項目內容,趕外時間,申請流程及返校流程等模塊針對長期和短期交流項目分別作了詳細介紹。
為增強項目認知度,宣講還安排了具有海外訪學經歷的學生進行經驗分享。韓國昌原大學交換生通過跨文化社交實例,展示了語言突破與學術提升的雙重收獲;圣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交流生則結合俄羅斯文化體驗,分享了適應多元教學模式的成長歷程。現場答疑環節中,富老師針對項目申請、材料準備及海外生活保障等核心問題作出專業解答。
本次宣講會通過"政策解讀+經驗共享"的創新形式,有效搭建起國際教育信息平臺。材料與冶金學院將持續深化國際合作,構建多層次交流體系,助力學生提升跨文化勝任力,實現學術能力與國際視野的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