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科技大學材冶學院實驗中心著力于立足冶金,校企合作,注重實踐,培養踏實肯干、適應發展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中心實行校院二級管理體制,按功能進行模塊化設置,包括材料分析測試中心、虛擬仿真教學實驗室、鎂質材料創新平臺和鐵鋼軋熱全流程實驗教學中心。承擔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材料化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功能材料等專業的實驗教學任務。實現實驗室和儀器設備等實驗條件的資源共享,中心對學生開放實驗室,并且對校內外科學研究提供服務。承擔60余門課程的本科生實驗教學,同時承擔冶金、能源、材料類碩士研究生和冶金類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實驗任務,中心現開設實驗項目300余項。中心現有全職工作人員27人,其中具有博士以上學歷的人員占比達到50%以上,工作人員以嶄新的精神風貌、飽滿的熱忱投身于工作當中。
實驗中心現有實驗室面積4000余平方米,擁有大型實驗儀器設備3200余臺(套),實驗儀器設備總價值12265萬元。依托實驗中心,建設有冶金化工用新材料重大科研平臺、遼寧鎂產業協同創新中心、鋼鐵綠色智能制造協同創新中心、遼寧省高等學校冶金化工產業技術研究院、遼寧省粉體制備及應用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綠色低碳與智能冶金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冶金工程重點實驗室、材料成型與組織性能控制重點實驗室、省鎂資源與鎂質材料專業技術創新中心、省金屬礦產資源綠色開采工程研究中心、遼寧省高溫鎂質材料與鎂基功能材料精深加工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遼寧鎂質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復雜工件表面特種加工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實驗平臺。
材料分析測試中心是遼寧科技大學實驗室建設重點內容之一,是校級重點教學科研服務平臺、校企合作共建示范平臺。分析測試項目包括材料表征、顯微形貌觀察與分析、動態原位觀察、力學性能測試與分析、失效分析等方面。擁有X射線衍射儀、掃描電子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超高溫激光共聚焦顯微鏡、3D切片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直讀光譜儀、同步熱分析儀、動態熱模擬試驗機、萬能試驗機、多功能板材成型試驗機、沖擊試驗機、疲勞試驗機、多功能內耗儀、摩擦磨損試驗儀、劃痕儀、納米壓痕硬度儀、臺階儀、智能型全自動拉曼光譜儀、紅外光譜儀、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X射線熒光光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比表面積分析儀、霍爾效應測試儀、高級電化學系統、三維激光掃描儀等數十臺大型設備。中心在遼寧科技大學發展戰略的指引下,制定了“創新教學、實驗檢測、人才培養、科技咨詢、科研開發、技術服務”等多職能定位。自成立以來先后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燕山大學、東北大學等國內知名科研院所深入開展科研技術合作與交流,全方位提高大型儀器設備共享機制,努力打造遼寧科技大學最具影響力的教學科研服務平臺,為遼寧科技大學的創新與發展提供原動力。
鐵鋼軋熱全流程實驗教學中心是2024年在材冶學院教學實驗室的基礎上,本著加強本科生基礎知識、實踐能力、創新思維與工程觀念的原則,通過整合原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三個教學實驗室的實驗設備與教學內容而組建成立。占地總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設備總值達1000余萬。中心利用構建的“冶金全流程”背景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掌握鋼鐵、有色和金屬材料綜合實驗和實踐技能,可從事綠色冶金和先進材料領域產業和未來在交叉領域研究的本科學生。實驗中心面向全院3個專業1800余學生開設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課程共30門,實驗項目82項,實驗人時數為每年5萬余學時。除課內體系外,實驗教學中心支持學生的第二課堂科技活動,以此平臺為依托,構建了“金相大賽-本科生自主科研-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三級創新培養體系。另外,中心針對教學內容的實施探索了研究式實踐教學、工程案例教學和工程現場教學等教學方法,形成了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
實驗中心教師簡介 |
||||
楊松陶(冶金) | 關 巖 |
賈品峰 |
趙 卓 | 李成威 |
劉海嘯 |
劉英義 | 朱 晶 | 金 輝 | |
呂 楠 | 趙南嶸 | 劉 瑜 | 張 松 |
|
韓 嘯 |
李志輝 | 李 婷 | 徐 娜 | 欒 旭 |
鄭 玉 | 王春艷 | 劉吉輝 | 梅宏昆 |
薛磊業 |
張冬生 | 李 旭 |